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圖文處理 >> 平面設計理論 >> 設計的初心

設計的初心

   最近很流行的”扁平化”界面不僅是一種設計趨勢,也表達了對設計本質的渴望——去除過度的視覺傳達以及一些冗余的設計。

  技術的發展雖然創造了新的機會,有時也會導致某些領域的過剩。在19世紀,機械化大規模生產,讓裝飾品可以快速、低成本的印制出來,這也導致了商品被過度的裝飾。類似的事情在最近幾年開始重現,排版和樣式設計工具給予設計師創造豐富視覺效果的發揮空間,出現了擬物化、樣式化這樣一些設計風格。

  在回歸真實的驅使下,19世紀的現代設計運動讓過度裝飾的現象得到了抑制,使設計適應了大規模生產的時代。如今,”扁平化”設計趨勢也讓我們看到了同樣的對還原真實的追求:拒絕擬物化和視覺上過度運用效果,提倡簡潔、聚焦內容的設計。

  現代設計的誕生

  1908年,一個有影響力的奧地利建築師阿道夫·洛斯(Adolf Loos),寫了一篇題目頗有煽動意味的文章——裝飾與罪惡(Ornament and Crime)。他聲稱,現代的裝飾設計師是一個”文化落後或者病態的群體。在這三年之後,他本人被迫斷絕這份工作。因為他的產品對於現在有文化底蘊的人來說是難以忍受的,對於其他人來說同樣也會有一點這樣的感覺。”洛斯甚至更大膽地斷言,”一個人的標准越低,裝飾的效果就越奢華。對於有抱負的人來說,目標應該是在形式中發現美,而不是依賴於裝飾。”

  是什麼引發了對裝飾設計這樣的攻擊?要理解這位現代設計先驅的思想,我們必須先對19世紀後期的設計形態有所了解。

  蒸汽機的問世迎來了一個機械化批量生產的時代。正如藝術評論家弗蘭克·惠特福德(Frank Whitford)寫道,”蒸汽驅動的機器可以比人工手制更快更整齊地印刷、裁剪、塑造幾乎任何物品。機械化生產意味著更低的價格和更高的利潤。”

  但是,當制造方法從手工轉換到機械,商品的樣式卻沒有跟隨發展。在文藝復興精神的影響下,大部分產品,從建築和家具到紡織和餐具,都用華麗浮誇的裝飾來包裝。

設計的初心 三聯

  這是一個在1851年博覽會上展出的墨水台,裝飾的應用很極端但還不具有代表性。

  在以往,手工裝飾的制作成本很昂貴,因此是財富和奢華的象征。隨著機械化發展,這些同樣的裝飾可以又快又便宜的制作出來。制造商只想著抓住這個機會以較低的成本去復制這些復古樣式,而不是停下來想想什麼樣的設計將最適合於大批量生產。這樣的結果就是生產了大量扎眼、劣質的產品,這也是被阿道夫·洛斯和其他現代設計的先驅所抨擊的原因。

  在今天的裝飾藝術裡,著名建築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直截了當地斷言廢棄物都是被過度裝飾的,他還說到,”奢華的物品是制作精良,整潔干淨,純潔和健康的,從外表就能揭示它的制造質量。是工業的發展導致了這樣一個顛倒的現象:一個裝飾華麗的鑄鐵爐成本要低於一個樸實的鑄鐵爐,因為起伏的葉紋掩蓋了制作的缺陷。”

  蒙哥馬利斯凱勒(Montgomery Schuyler),一個有影響力的評論家和記者,譴責19世紀被重度裝飾的門面,說,”如果你把這些街道上的建築物主體牆面都刮掉,你會發現你很簡單地就把它的建築風格去掉了,而且這些建築物和原來也沒有什麼區別。”

2

  哈羅德目前在倫敦的建築,在1905年建成,由建築師查爾斯·威廉·斯蒂芬斯(Charles William Stephens)設計。門面是典型的維多利亞式風格。 (圖:Michael Greifeneder)

  被稱為”摩天大樓之父”的建築師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為收斂裝飾呼吁說,”如果我們在幾年內收斂對裝飾的運用,讓我們的思想敏銳地集中在合理的組織建築結構以及簡單優美的外形,這將極大地提高我們的審美。”下面是沙利文建築群其中一個建築的圖片。底層有經過精心修飾,但上面的部分對於一個19世紀的建築來說卻采用了讓人驚訝的現代建築風格,特別是與哈羅德的建築對比,會尤其明顯。

3

  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的Carson Pirie Scott店最初是為Schlesinger & Mayer百貨公司在1899年設計的。上面樓層的簡潔風格對於19世紀的建築來說是個驚人的革新。

  20世紀20年代,在德國出現了一個稱為Sachlichkeit的新興運動,主張的理念是”合理”,”實用”,”客觀”。NEUE Sachlichkeit運動在設計領域中主張尋求純粹的實用。德國建築師赫爾曼·穆特修斯(Hermann Muthesius)解釋如何將這種實用的理念應用到設計樣式中,來創造他稱之為Maschinenstil的或”機械風格”。在他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樣式應用在”鐵路車站,展覽館,橋梁,輪船等。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嚴格的,幾乎是科學性的Sachlichkeit,收斂所有外在的裝飾,外形完全取決於他們服務對象的目的。”

  其他現代設計的先驅們不再對過度裝飾發起批評,而是開始關注如何提升功能性。在1934年,現代派建築師菲利普·約翰遜(Philip Johnson)在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一個主題為機械藝術的展覽,展出了各種機械設備零件,如飛機螺旋槳和工業絕緣體。當時的想法是通過物品純粹的功能來突出形式組織上的美。對於現代設計運動的理念來說,裝飾是沒有必要的,美麗和優雅是源自內容本身的設計,而不是通過表面華麗的裝飾來體現。

4

  這個茶壺是由Naum Slutzky,一位金匠、工業設計師、魏瑪包豪斯(Weimarer Bauhaus)的工藝大師。簡潔、功能性的設計有沒有一絲裝飾 – 幾乎是一個以數學為依據的設計方案。

  雖然現代主義運動的推動花費了20世紀前半段時間之久,但最終還是超越了傳統的設計樣式和技巧。在喬納森·伍德姆(Jonathan Woodham)所著一書《二十世紀設計》(《Twentieth-Century Design》)中提到,現代審美的特點是”干淨,幾何形狀,使用鍍鉻鋼和玻璃等現代材料,通過光影明暗來表現平滑的表面。色彩的運用往往是很簡單的,主要采用白色,灰白色,灰色,和黑色這幾種顏色。”現代設計已擺脫其華麗裝飾的外衣,取而代之的是尋求在形式與功能融合下的和諧美感。

  數字化裝飾

  如果我們把現代設計的歷史與歷程還很短的軟件和網頁設計的歷史對比,可以看到相似的地方。和機械化大規模生產導致的過度裝飾一樣,顯示屏和版式技術的發展也導致了軟件界面和網頁中裝飾的重度使用。特別是在早年的網頁設計中,設計師使用動畫和聲音和圖片結合在一起,來營造豐富的效果,卻讓人感覺花哨。

  早期的操作系統不管是從外觀還給用戶的感覺上,帶有圖形的用戶界面仍然是相當基本的。當然,現實世界的隱喻是可以采用的,比如用文件夾的圖形來表示文件目錄和按鈕,讓用戶知道他們可以點擊。但整體美感是相當平面化和收斂的,無論設計師是否想提供一個豐富的視覺體驗,但黑白顯示屏的低分辨率限制了他們的發揮。

5

  最初的Mac OS圖形界面只有兩種顏色,蘋果通過對深度,紋理,按鈕和圖標的控制,來模仿現實生活中的物體。界面的美觀很大程度上受制於技術,而不是設計師。

  隨著技術的發展,設計師們在界面的視覺設計上獲得更大的自由。微軟在Windows XP裡推出了豐富多彩的風格並貫穿始終,運用了大量的高亮,陰影和漸變這些物理性特征。

  蘋果則走得更遠,在發布的Mac OS X界面中運用了有光澤的塑料氣泡樣式,拉絲鋁和逼真的圖標。隨著時間的推移,操作系統的視覺樣式愈發增強。微軟在Windows系統中預置有光澤透明玻璃般的主題,而蘋果公司在桌面和移動系統中采用更加材質感和擬物化設計,如日歷應用程序中的皮革紋理,並在其電子書閱讀器中使用逼真的翻頁效果。

6

  Windows Vista界面的Aero主題,窗口的邊緣富有光澤,像玻璃一樣。

  模仿現實生活中的對象和紋理的樣式,被稱為”擬物化(skeuomorphs)” ——也就是說,借用來自真實世界的符號作為設計元素的唯一目的就是讓用戶對界面更熟悉、易學。最近,設計師們開始質疑把記事本應用程序設計成一個紙墊的樣式,或者在日歷應用程序中加入皮革和翻頁效果的邏輯。這些效果提升了視覺的趣味性,但是這些是另外一個時代的象征,用這種象征把界面和現實生活中的物品關聯起來,與數字化界面的流動性、敏捷反應是矛盾的。

7

  當前版本的OS X的日歷采用縫制的皮革質地和紙紋撕邊,看起來像是一個真實的日歷。

  隨著最近Windows 8的發布,微軟勇敢的采取了摒棄這些多余的視覺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