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無意中接觸了一款叫做“花錢Colormoney”的軟件,名為“花錢”,實為幫用戶賺錢的一款移動APP鎖屏軟件。如何賺錢呢?可能大家都已經想到了,就是做廣告。但是這個APP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將產品的廣告圖片作為用戶手機的鎖屏圖片來呈現,用戶滑動開鎖一次可以賺取3分錢,滑動進入廣告所展示的內容頁可賺取6-9分錢。聽上去雖然是蠅頭小利,但是就是這微乎其微的幾分錢不僅大大降低了用戶對於廣告的反感,而且還為用戶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到底有多少?下面我來給大家算一筆賬。
對於用戶而言:
用戶每天點擊鎖屏次數:平均 60 次
每小時最多有效點擊3次:共計 0.09 元
一天10小時使用手機:共計 0.9 元
一個月可獲得利益:共計 0.9*30=27元
一年可獲得收益:共計 27*12=324元
年收益324元,比普通的銀行利率高多了,重要的是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只需要下載一個APP。
對於廣告商而言:
用戶每天點擊鎖屏次數:平均 60 次
按照5w用戶算廣告展示次數:共計 60*5w=300w/天
廣告點擊率:3%-5%
廣告點擊量: 共計300w*3%=9w/天
每天9w用戶的點擊量是不是比花錢去做電視廣告強多了。
如果你是用戶,你會不會下載安裝這個APP?如果你是廣告商,你是否願意投錢在這個APP上做廣告?
說到這裡,我想大家可能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通過“花錢Colormoney”這種形式,用戶對移動廣告不再是反感的態度而是變為主動接受。移動互聯網已經失去了屏幕的優勢,怎樣做才能讓用戶愛上“廣告”這個非常影響體驗的家伙呢?移動廣告的“錢“途又在哪裡呢?再進一步想,如果用戶連廣告都不反感,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借鑒這些方式來推送我們的消息或者宣傳我們的產品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做了一番調研,發現了幾種體驗不錯的移動廣告設計,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種:APP自帶應用中心(App Center) 或應用中插屏廣告
這種方式最常見也最普通,代表產品有“臉書”的 APP Center及各類游戲中的插屏廣告。
第二種:動態流中插入廣告
這種方式在國內也已不再新鮮,用過新浪微博的人肯定都已經注意到在動態流中穿插的廣告。除了新浪微博以外,Instagram在信息流中也插播了廣告,據統計該圖片廣告的點擊率為5%。另外,Tumblr也表示每天在其平台上展示的廣告次數達到了1.2億。
第三種:結合定位以及海量用戶數據支持的精准廣告
這種目前比較流行也比較受廣告商的青睐,但是實現技術難度大、成本高。代表產品有蘋果的Ibeancon,日本的移動廣告(該產品經常在中午 11 點 55 分的時候給用戶推送飲料的廣告, 因為那個時候日本白領要去吃午飯)以及谷歌的Google now(基於習慣和搜索的即時提醒)。
“Google now” 適時呈現貼心信息
第四種:看廣告後返利的App
這種目前也比較受廣告商和用戶的喜歡,相比第三種成本小了不少。代表產品有”花錢Colormoney”、”Locket”、“Kiip”、“Loopme”(廣告盒子)等。
這裡我想著重說一下基於定位和海量用戶數據支持的精准廣告推送方式和返利APP的廣告方式。
年前不久,蘋果公司推出了自己的Ibeancon技術,這項技術的推出給廣告界帶來了新的生機。它不僅可以讓移動廣告擺脫“窄屏幕”和“粗手指”的噩夢,還能夠通過精准的定位,恰如其分的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推送合適的信息。例如當你走進一家Nike的店鋪時,你可能會立馬收到該店鋪該品牌的打折信息。當你走出這家店鋪時,你可能會收離你最近的另外一家Nike店的打折優惠。
這樣的廣告你還會厭惡它嗎?
蘋果公司的“Ibeancon”技術
另外一種是一種返利性質的APP,上面提到的“花錢colormoney”是其中的一種,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星巴克“起床鬧鐘”。
這類產品都試圖通過給予用戶某種利益來消除用戶對於廣告的反感。這裡面值得一提的是雪佛蘭一款叫做Chevy Game Time的APP。經常看體育賽事的人可能會知道,大多數人關注的只是關鍵的瞬間,其余很大的時間其實只是在等待,而等待的時間大家可能會拿起手機刷刷微博看看微信等,雪佛蘭的這款APP就是利用了這個時間。比賽中當雪佛蘭廣告播出時用戶可以通過此APP回答相關問題,答完後將答案分享到Facebook或者Twitter就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甚至還有機會獲得一輛雪佛蘭座駕。這樣,用戶就不再反感在比賽中插入汽車廣告,而是把它認為是一種娛樂或者消遣。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雪佛蘭的廣告在眾多品牌廣告中脫穎而出備受關注,還通過用戶的分享使廣告在各大社交網站上進行了二次傳播。更重要的是它實現用戶心甘情願看廣告的願望,真可謂一箭多雕。
雪佛蘭的“Chevy Game Time”
因此,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PC廣告思路已經很難適應這個互動性極強的平台。移動互聯網不能夠再僅僅局限於你想告訴用戶什麼,而要換個思路去實現你想和用戶去討論什麼,你要做的必須是與你的用戶互動起來。
當然這件事情做起來並不容易,你需要花的心思和成本要遠遠大於簡單地將內容推送給用戶。但是從最終的目的和目標來看,這種做法是值得思考的。與其投錢還損害產品的用戶體驗,何不把廣告做成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有效服務”的贊助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