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圖文處理 >> 平面設計理論 >> 平面之玩轉空間我為王

平面之玩轉空間我為王

   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我被留白所吸引,我瘋狂地迷上了空白空間的重要性和“不要占滿所有空間”的必要性的理論研究。直到現在也是一樣,留白對於精妙而引人矚目的設計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能夠玩轉空白和抽象空間的設計師能夠更好地處理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因為他已經培養了更加准確的批判觀察形狀的能力

  我喜歡設計很大一個原因在於,我是一個很中式的人,非黑即白讓我討厭。不同於許多學科,正確答案可能只有一個,設計是可以有許多解答的,設計師要從中選擇最佳。這與中西文化差異極其相像。在西方,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合為上,我們講究的是圓滿。

  我和朋友講,日本設計很好,但不是我最喜歡的,因為太寡淡太單一,即使那種單一設計的基本結構是很美的。當“極簡”成為一種風格,琳琅滿目盡是類似的東西就會讓我這種隨意浏覽者昏昏欲睡。我覺得好的設計要在精心創造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中間找到平衡,選取不相關的部分有序組合,使其中一些精妙之處能顯現出來,這一點不管是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建築設計等我認為都是相通的。

  當你記住設計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結果時,設計就會變得很簡單。

  對於平面設計來說,讓頁面誘人是非常重要的目標之一。好的平面設計要盡可能明白易懂,這需要刪除不必要的信息,並把有用的東西邏輯清晰且協調地組合在一個系統中。就像過多的建築沒有讓地球風景更美一樣,設計師也無法因為使用過多的信息而讓頁面顯得更加誘人。

  當然我理解很多朋友的想法,好的東西太多啦,手心手背都是肉誰也割捨不下啊!So,每次設計恨不得使出十八般武藝把三十年工作中所學技巧一個不落全塞進去。但你知道的,往杯子裡倒咖啡時,如果倒得非常滿,第一口就難免會把咖啡濺到身上。好的東西擠太多也會出問題。

  所以再次強調,設計師的工作不是填滿所有空間,而是讓信息清楚易懂和吸引讀者。

  留白的意義在於能幫助信息易於浏覽。

  我很喜歡刻舟求劍這個成語,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我們卻經常忘記自己坐在船上,而船在河裡。相信做設計經常如此。

  我在《粘住》一篇裡聊到人性的問題。人的本能對設計的影響極其巨大,然而我們常常身在廬山而不自知。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設計時,不妨探尋一下人們關於這件事的本能反應,這可以決定很多設計的方式方法。拿平面設計來說,我們都喜歡簡潔易懂的設計,其背後的人性規律在於我們潛意識都在尋找那些可以讓我們停止閱讀的理由。很少有人願意花力氣去挖掘信息的潛在含義和重要性,因為這是很費力的工作,並且需要全神貫注。如果你把我想要的東西藏在一大堆無用信息中讓我去找,我會瘋掉的,如果你不能簡單粗暴地告訴我好的、真實的信息,那你就去見鬼吧,拜拜了您嘞!

  原始社會中人類狩獵,很重要的是發現潛在危險的能力。你要能敏銳地發現潛藏在草叢中的危險動物,你才不會死掉並且有肉吃。這使得我們在長久的進化中習得了尋找環境中相似點和不同點的能力,因為你必須發現並記住不同獵物的身形——瞧,那個草叢中的影子,是一只羊。

  遺傳到現在,我們依然本能地尋找所見事物的物理形狀所隱含的含義。變形金剛的暢銷理念在於:一個物體可以偽裝成另一個物體,這激發了我們潛意識發現偽裝的本能。設計師試圖通過字體、圖畫和空間來傳達信息的含義,而想要准確快速高效達成這種交流,我們要做的是讓要素的形狀與它代表的意義協調——瞧!那個影子應該是一只羊,結果屁顛屁顛摸過去,麻蛋,是一頭獅子,這是要死人的節奏啊!

平面之玩轉空間我為王 三聯

  這在設計中的表現是——不恰當的匹配會讓人本能恐懼和排斥。

  在《別讓我思考》中我提到,人是很懶的生物,本能地不想思考。優秀的設計必須使用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因為只有這樣的使用過程才讓人覺得毫不費力。這是我對“Less is more”的理解,設計質量的好壞是與它的簡潔和清晰成正比的。

  當然過多留白也很糟糕,甚至比擁擠更可怕,雖然空出一大片很有范也確實“清楚易讀”,但是可讀性卻變差了,這一點不能混淆。(可讀性是讓人感覺舒服,而不僅是清楚易懂)

  我相信在這有朋友會表示擔心——對顧客來說,大片的“空白”和它的成本等值嗎?當然等值,只要空白對信息的傳達有利!

  我們學校建築設計和工業設計在一個院,所以平時接觸建築也蠻多的。建築和平面有很多共通之處,都是在玩空間嘛。不管是三維還是二維,空間是我們所見到的所有事物自然普遍存在的背景。因為我們對空間太過熟悉以致我們經常忽視它,所以讓人對空間產生敏感的第一步就是讓人們能夠注意到它。

  在做平面的過程中,我得感謝老媽遺傳給我一雙堅強的眼睛,看了這麼多丑逼設計還沒有瞎掉真是不容易。也算薄有體會,視覺設計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空白空間,這也恰恰是大量不忍直視的設計出現的主要原因。

  玩不轉空間,就玩不轉平面設計。

  利用空白空間最古老的例子之一就是學者的空白頁邊。

ad0756ae07b16ac7256cb0969568.jpg

  當然這些空間玩法很規矩,但世界上總有那麼些不守規矩的人,於是有人用全出血版圖片擠滿了整個頁面!

d72556ae08db6ac7256cb066437c.jpg

  全出血版圖形的長處在於它能使讀者被一種真實感所征服,這是有意讓空間背景缺失的典型例子。一張全出血版的圖形主體看上去非常大,似乎頁面都無法包容,這使之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如同一扇窗戶或者巨大的落地玻璃。

  通常全出血版圖片會搭配大字體的標題,具有醒目的直觀性。

  作為一名光榮的服務者,我們有必要體現自己的專業素養,而空間的潛力在於可以提高設計質量!

  你是否注意過昂貴的高檔商店都有一個開闊的樓層空間,看上去一點都不擁擠;而那些廉價的促銷商店則堆滿商品無處下腳。在設計中,空間就是一種奢侈品,是讓設計呈現大氣簡潔的公式之一。

  空間的玩法有很多,今天我們簡單說說設計中的【對稱】和【不對稱】。

  視覺交流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有兩種類型的平衡——對稱和不對稱。我們前文說到設計要平衡,【對稱】的平衡很好理解,以垂直軸為中心平衡;而【不對稱】盡管兩邊看上去並不相同,但是產生的對比卻處於統一和諧的狀態,這叫做“協調的不對稱”。

  要理解這種平衡首先要了解一種概念——空間是一種形狀!

  設計是各種形狀的組織安排,所有的設計要素都要有一定的形狀,它受邊緣的限定而形成,這個邊緣可以使一條線,也可以是明暗程度的變化,或者是色彩的變化等,當然也可以是整個空間。

  平面設計師首先要學會把每個要素都看成一種形狀和意義的標記,這點非常重要,如同遠古時期我們把獵物的身形和危險程度記在腦子裡一樣。正是因為我們把這些約定俗成的形狀運用於設計中,才讓觀者接收到同一種形狀和感受。而把空白空間看成一種形狀是這種能力中舉足輕重的一點。

  我們知道,不同的形狀給人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樣的。方形規矩,圓形油滑,尖刺形有鋒利感...空間是一種形狀,所以不同形狀的空間也會傳達不同視覺感受。對稱設計裡要素居中,空白空間就消極,不起作用;而不對稱地放置的要素則能創造出活躍、生機勃勃的空白空間。

  對稱設計就是把要素放在空間的中心位置,對稱設計以垂直軸為重心,把空白空間強加於作品邊緣,被排擠了啊,你想它能開心嘛。在對稱設計中空白空間是消極的,因為它無法融入我們隊實體要素的觀察中,即使人們能注意到它,也僅僅只是把它當做背景,對稱設計是一種可預見的暗示條理和平衡的設計,這種設計是平和靜止的。

  對稱設計有三種類型:

  · 兩邊對稱(鏡像對稱)

  · 半徑對稱(旋轉對稱)

  · 晶體對稱(滿地一式花紋圖案設計),看起來像牆紙,牆紙的目的就是做背景用,所以使用均勻重復的圖案,以達到最消極和最不起眼的效果。

  激活消極空白空間的一個方法就是把圖像從背景中“跨”出一部分,當圖像突破背景輪廓,凸出的部分就最為引人注目,因此,凸顯的必須是最重要、最能傳達信息含義的部分。凸出部分輪廓是一種比正方形網目版更為有效的技巧,它使圖像顯得更為真實生動,因為它給我們暗示了一種重疊遮擋的關系,這就形成了一種空間層次感,要比單一維度的畫面好得多。

922d56ae083a32f875520fc771ef.jpg
063556ae08436ac7256cb07631e8.jpg

  對稱設計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吸引力不大。如果准備用對稱設計,那麼最好在一個倒金字塔形上完成,因為這種形狀可以毫不費力地把讀者引到信息的下一層,最寬的線必須在頂部或接近頂部,最短的線必須在底部或接近底部。

  說到這有朋友會講了,唉呀媽呀,新技能get,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不會做排版了!不不,請注意,不對稱設計雖然積極活躍,但在不相似和不對稱的要素之間創造條理與平衡也不容易,因此,靈活運用空白空間對成功的不對稱設計是十分必要的。

  不對稱設計並不是錦囊妙計,相反它更需要精妙的設計,只有精心策劃出的空白空間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如果你在頁面上僅僅只排列實體要素,那麼空白空間幾乎沒什麼卵用。

  激活不對稱中的空白空間的方法是利用“感覺閉合”,這是人類大腦自發補全不完整或不連貫形狀的一種本能。這裡的關鍵在於精心調整各圖形之間的空間,空間太大,大腦就無法辯出他們之間的聯系,如果太小,讀者就不需要增加任何想象去補全已經完成的形狀。

0d9a56ae087f6ac7256cb0860035.jpg

  不對稱設計很自由,更符合今天的實際需求和美學要求,但也要求設計師的著力訓練、判斷力和感受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弗朗西斯培根《廣學論》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只看見陸地,就認為沒有大海的人,都是不擅長發現的人。

  平面設計的一個目標是去的視覺上的一致性與和諧性。在這我想套用《奇葩說》范湉湉的一句話,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呸,錯了錯了,是請壓抑自己的天性!

  為什麼?拿平面設計來講,平面設計演變為一門專業學科是源自於20世紀中期那些從事印刷排字和插圖的藝術家,那會兒吧信息交流也不是非常便捷,雜志收音機電視機還沒有完全普及,設計師可調配的資源選擇余地小。

bc9a56ae08cb32f875520f62bbb8.jpg

  而今天,依托於互聯網,設計師可以接收上下五千年的材料為己用,幾乎能精確再現任何時代的作品,這就有點危險了。因為很多設計師也許不明白哥特風格和洛可可風格的區別,也許會把波普藝術與超現實主義後現代派意識流風格摻在一起,也許把野獸派和中國水墨攪合攪合...畫面太美我不敢看。所以設計師必須內在抑制自己糅雜技巧的沖動,不要被琳琅滿目的素材迷花眼睛,時刻保持設計的和諧一致。

  設計的七個組成部分:

  (1)協調性

  設計師必須使各個要素看上去他們是應該歸在一起的,而不是好像是隨意、碰巧放在一起的。

  協調性存在於視覺上相似的要素中,比如形狀都是垂直或水平;協調性也存在於概念上相似的要素中,如一張頁面上八張圖都是婚禮或者都是海灘。

  但如果過分注意相似性,也可能導致雖然協調但是單調乏味,這需要找到平衡。

  要達到平衡的協調性有四個方法:

  · 臨近性,兩個元素位置越接近就越相關

  · 相似性,大小色彩形狀位置構成相似的元素相關性越強

  · 重復性,任何重復的主題都能產生協調性,包括位置大小色彩或鉛線等,重復產生節奏感

  · 主題的變化性,單純的重復和變化都是糟糕的,優秀的設計應該是在一個基本主題的基礎上進行變化,在提供趣味性的同時,還能保持其連貫性

  (2)格式塔

  格式塔是個德國術語,是20世紀20年代由包豪斯建築學院杜撰的,用來描述一件設計作品的完整性;設計的協調性不僅僅只是各部分的簡單相加,換句話說,作品的每個部分都受到其他要素的影響,通過處理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影響到人們的累計知覺,當你說這幅設計不錯時,就是用格式塔來描繪其總體質量。

  設計者看到的是各種組成部分、形狀、色彩及他們之間的關系,觀者看到的是總體的意象,是個部分相互作用下的結果。人對一個事物的觀察分兩步,第一部是本能,直覺地在腦海裡形成一種整體感覺;第二部會注意到細節,看到每個個體要素之間的關系,這個過程是理性的。

  (3)空間

  (4)優勢地位

  優勢地位與對比性是緊密相連的,因為要突出一個要素,壓到另一個要素就一定存在對比。在一組分量均等的要素中,由於缺乏某一要素的優勢地位,各要素會形成等價競爭,讀者必須自己去尋找切入點,這十分費力,一般說來,每部作品都應該有一個主要的視覺元素,稱為焦點,占設計畫面的主導地位。然後讀者就有一個明顯的出發點,可以更容易地被引入到隨後的信息等級中。

  如果所有要素實在太相似,甚至特殊性都非常相似的話,突出焦點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它盡量簡單明了。

  (5)等級

  最佳的設計能夠使讀者的視線按文字和圖像的主次順序掃過頁面,內容最好表現為最重要的,最不重要的遺跡剩下的同等重要的信息,因為如果有第四個等級的話,拋開最重要和最不重要以外,中間材料很難再分出主次差別,就會很混亂。

  (6)平衡(下次慢慢聊)

  (7)色彩(下次慢慢聊)

  好的設計在累計知覺或者格式塔的背景中必須讓一個要素支配其他的要素,選出可能是設計起始點的重點要素,在一個大或醒目的要素與小或柔和的要素中進行對比,找到平衡。

  排版的所有目的就是要使結果看起來是必然的!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