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彩色印刷的生命,提高彩色印刷質量,首先要提高色彩質量。彩色圖像復制過程,歸根到底是色彩的復制過程,就是要把模擬原稿通過掃描的色彩分解或數字原稿通過色空間轉換處理,然後經過輸出膠片、曬版或CTP直接制版將網點轉移至印刷,進行色彩合成,達到還原原稿的目的。實踐證明:在印刷企業整個質量管理控制鏈中,色彩管理處於中心地位,色彩是印刷品質量控制核心,色彩管理體系能否正常運轉,直接決定了質量管理的目的能否實現,也決定了生產作業能否順利進行。
當前許多印刷企業由於沒有建立一套有效的色彩管理體系,色彩控制不好,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而造成內外返工,花費在色彩控制方面的成本始終降不下來,色彩問題造成人力、物資和時間上很大的浪費和損失。因此,如何建立符合本企業條件的色彩管理體系,控制好色彩,印制出既還原原稿,又優於原稿,更能超越客戶期望的優質產品是大家最關心的課題。
隨著數字技術的日新月異變化,色彩管理軟件的功能日漸強大,數碼打樣、CTP技術的應用,為 現代色彩的准確傳遞和控制提供了重要途徑。但由於我國企業的條件千差萬別,一些企業各道工序的硬件、軟件不相匹配,管理方式仍然以落後的作坊式的經驗為主,缺乏有效的系統性色彩管理和質量控制手段,特別是缺乏具有綜合能力的高級管理人才和優秀的操作人才。因此,雖然引進了一流高檔的印前、印刷設備,也仍然發揮不出它的先進性,印品質量仍然上不去,色彩控制仍然不穩定。
無論采用傳統工藝流程,還是應用數字化工作流程;無論采用先進的CTP直接制版技術,還是應用傳統的照排機輸出技術;無論采用屏幕軟打樣,還是應用數碼打樣;無論采用海德堡等印刷機,還是應用數碼印刷機,印制出好產品,減少返工,提高效率,增加盈利是硬道理。
一、 傳統的優秀色彩控制
在彩色印刷領域裡,傳統的優秀色彩控制是建立在以密度控制為核心的色彩理論基礎上的,電分機在一個封閉的閉環體系中,通過內置的灰平衡、顏色校正等標准數據,對原稿顏色進行分解和識別,經過輸出膠片、曬版將網點轉移到印刷的最佳實地密度和網點增大等技術指標的控制,實現對原稿的還原。其方法是采用色標、梯尺、測試條、密度計等測試工具進行控制。它的核心是從經驗管理,手工控制進而到科學控制,即實施印前、印刷全程的標准化、規范化、數據化色彩控制,使操作人員做到質量有標准、操作有數據。
目前一批先進的企業已開始在印前、印刷中對色彩進行數據化控制,具備了較完善的色彩控制手段,並配置了標准光源,由經驗控制轉變為儀器檢測。實踐證明,只有科學的檢測數據才能告訴操作者准確的信息,從而保證色彩的穩定。
但是我國多數企業還仍然停留在經驗控制階段,還沒有或只是局部采用測試工具和測量儀器,也沒有采用標准光源,導致質量不穩定,色彩有偏差。事至今日,應盡快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的轉變,如果不對色彩進行規范、不采用儀器檢測和控制,那麼,最終印品的質量和色彩的差異是不可預測的。
進行色彩管理的第一步:首先幫助企業建立本企業條件的印刷全程的標准化、規范化、數據化管理。
1. 標准化工作
制定各種檔次產品的質量標准、原輔材料的標准、設備完好的標准、測量工具的標准和環境光源的標准,並制成標准化管理文件。人人嚴格按照標准執行,並不斷提高員工的標准化意識,逐步形成標准化的環境和氣氛。
2. 規范化工作
一是做好周密細致的生產前的整體工藝規范,對完成每件產品的目標、人員、工藝、器材、方法和措施要設計規范、周到明確,對各工序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先提出預防措施,從控制結果轉變為控制因素。二是根據客戶的原稿和設計要求,做好不同類型的原稿、不同產品的印刷適性條件,實現不同工藝方法的規范、掃描標准化還原的規范、數字原稿色空間轉換處理的規范。三是做好對輸出膠片線性化的規范,曬版或CTP網點轉移的規范、數碼打樣的規范,印刷工藝的規范,使工作有規可循、有范可就。
3. 數據化工作
做到在標准和規范的范圍內進行量化,各道工序需要在一切可以用數據表達的地方通過測試手段歸納出能保證質量的數據。實踐中得到的可測量、可重復的數值是非常有價值的。
以上三者相輔相成,互相依存,這是一項不得不做好的基礎管理工作,也是整個系統提高質量和穩定色彩的基礎,更是采用先進的ICC色彩管理的基礎和關鍵,這項基礎管理做好了,既能實現穩定、高質量、高效率的生產,又能為采用ICC色彩管理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為輸入、輸出設備創建ICC Profile特性文件提供穩定、標准的色彩依據。
在上述穩定、標准的印刷狀態下,印出各種紙張印刷適性下的IT8測試樣張。如156g/m2銅版紙、亞粉紙、輕塗紙、80g/m2雙膠紙、230g/m2灰底白紙等,選擇其中飽和度、K值、墨色均勻性最佳的樣張,采用分光光度儀測量每個色塊,通過特性文件生成軟件,生成反映各種紙張印刷適性的ICC Profile特性文件。
二、 先進的ICC色彩管理
現代先進的ICC色彩管理技術,是以色彩空間變化為核心的新型色彩控制方法。ICC色彩管理系統建立在計算機操作系統內,並利用ICC Profile特性文件作為色彩轉換的基礎,只要任何輸入或輸出設備支持這種格式,它們之間便可以進行准確的色彩轉換,從而能夠簡便、迅速地完成色彩復制。
一個完整的色彩管理系統包含ICC Profile特性文件、 特性文件生成軟件及創建特性文件時所需的標准檢測色標,色彩管理模型(CMM),特性文件連接空間(PCS)及應用軟件接口。ICC Profile特性文件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特性文件生成軟件就成為色彩管理的關鍵和基礎。ICC Profile特性文件包括輸入設備、顯示設備、輸出設備的特性文件。
特性文件生成軟件的主要開發商有格靈達麥克貝斯(2006年1月其控股公司Amazys已被愛色麗收購)、海德堡、愛色麗、柯達等公司。
創建ICC Profile特性文件所需的標准檢測色標有不同版本,如獲取掃描儀ICC Profile特性文件的透射原稿測試圖是IT8.7/1;反射原稿是IT8.7/2。富士、愛克發、Monaco的IT8圖有288個色塊,而柯達版本的IT8圖包括255個色塊,並在右側有一個人物肖像。
獲取數碼打樣ICC Profile特性文件的測試圖有IT8.7/3色標文件(928個色塊)、IT8.7/4色標文件(1617個色塊)或ECI2002V色標文件(1485個色塊)。
進行色彩管理的第二步:根據每個企業的具體條件,采取分階段、分項目逐步實現ICC色彩管理。
1. 做好數碼打樣的色彩管理
目前色彩管理技術在數碼打樣系統上應用得最好,最有實用價值,色彩管理軟件也最為完善和成熟。筆者常駐機構用的有EFI Colorproof XF、方真寫真、GMG 4.1版本等色彩管理軟件。這些軟件都是不斷完善和升級的產品,能達到功能性多、適應性廣、高效可*,能使打樣結果穩定准確,模擬印刷顏色可以達到95%左右。數碼打樣由於色彩的准確性、穩定性、可*性和重復性好,為控制整個工藝質量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並在各個環節中架起一座橋梁。既可以為前端圖像處理提供可*的參數依據,又為客戶提供標准的樣張,以確認圖像處理的質量,更為印刷提供標准的樣張,使印刷容易追上。
2. 做好顯示器的色彩管理
顯示器是人與計算機對話的窗口,是目前圖像處理最重要的預打樣工具,是色彩控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關鍵技術,也是許多企業最為薄弱的環節,由於屏幕顯示與印刷的色差較大,經常誤導操作人員,造成許多返工。因此,做好對顯示器的校正和屏幕軟打樣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先進企業用於圖像處理的顯示器的品質都比較好,采用愛色麗的Monaco OPTIX XR屏幕校正儀,配合Monaco Profile特性文件生成軟件或格靈達麥克貝斯的Spetrolino分光光度儀,配合Profile Maker色彩特性文件生成軟件,進行顯示器校正和ICC Profile文件的生成,從而保證顯示器有最大的色域范圍和最佳的顯示性。並在Photoshop裡進行屏幕軟打樣,使屏幕顯示效果與印刷效果基本接近。實踐證明:通過對顯示器的色彩管理,可以保證大多數的中間調顏色比較接近印刷顏色,只是在Y、G、C的100%實地色域的飽和度達不到目標值,而藍紫色又略微有些過。通過找出這些局部色域的誤差規律,幫助我們在色彩處理時加以補償。另外,企業要在顯示器的環境中采用標准光源,並在顯示器上用遮光罩,以減少外界光源對顯示圖像顏色的干擾,確保顯示器的顏色在標准光源下看到的顏色基本一致。
3. 做好掃描儀的色彩管理
模擬原稿的掃描分色是復制的第一關,掃描儀在對色彩管理、數字化處理過程中,能否忠實地再現圖像中的色彩層次信息是關鍵。筆者在實踐中體會到,要最終印出好的產品,該產品所需的全部信息必須從一開始在掃描時就要從原稿中獲得,這好比要錄制好的音樂,首先話筒要好,否則,質量無從談起。因此,校正掃描儀和使用掃描儀的ICC Profile特性文件進行精確掃描是一個重要環節。
現在一些高檔專業掃描儀都開發了具有特色的色彩管理系統、使掃描分色技術更加規范,色彩還原更加准確。例如:最新的SG-8060 PMARKⅡ高端數碼滾筒掃描機采用全ICC色彩管理環境,通過Color Sync色彩管理技術,達到色彩精確還原。同時還提供顯示器校正,使顯示與印刷有效地匹配,通過內置的Fit軟件,建立一個正確的色彩特性文件。
對中低檔掃描儀,一是要做好掃描儀的校正。采用標准的柯達IT8.7/1透射色標和IT8.7/2反射色標、灰梯尺,並調節掃描軟件中的高光、暗調及中間的伽馬值,使電子圖像的灰色、階調、色彩與灰梯尺、色標一致。二是做好掃描儀ICC Profile特性文件制作。通過測試掃描儀的顏色性能,建立一個標准的ICC Profile Color Sync,以此來對掃描